通过“学习强国”这个平台,我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规家风的深情话语,再次感受了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传统文化和家规家风。
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他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习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家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
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的重要原因。”他还强调,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现实的考验。
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言行决定家风。习总书记指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鼓励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教。
领导干部要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习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强调,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要努力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注重家规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那么何为家规家风呢?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由一个家族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而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在家庭中的传承。它们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优良的家风、家规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实现“万事兴”,最终实现家族的繁荣昌盛。家规家风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微观载体,以一种不可言说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包拯,岳母就是很好家风建设典范。的确,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优良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星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好的家风对家庭和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思想意识、道德标准、文化认知中的一些核心价值并没有根本变化,家风不仅调节家庭成员内部关系,规范家庭成员日常品行,也能影响民风社风,促进社会环境良性发展。因此,不管是普通家庭还是党员干部的家庭都需要不断建设和谐的家规家风,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规家风,为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教师,既是普通小家庭中的一员,又是学校的一份子,更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核心力量,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个人的学识、仪表、言行和人格对家人及学生都有着潜默移化的作用,尤其需要注重家规家风,才能为孩子和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育好他们,使教育的种子又在一个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习总书记关于家规家风所说之话语,如同春风抚大地般温暖,号召我们每个人弘扬优良家风,这深入人心的话语让我们每个人都铭记于心,我们也会时刻谨记总书记所说之话,并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规家风,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动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