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洁社区助安居

作者:汪军 王梓涵文章来源: 洛河镇 发布时间:2021-08-19

洛河街社区位于洛河镇集镇核心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1124户3603人,有中共党员60人。自“廉洁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支部紧紧围绕“廉洁教育好、民主决策好、监督机制好、廉洁自律好、服务群众好”五个方面,精准定位,扎实开展创建,让创建工作变得具体而生动。

把一次“脉”明方向。搬迁群众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创建工作要与社区建设发展紧密结合,不能让创建成为支部的“独角戏”。社区支部结合实际反复酝酿讨论,最终确定将“提升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作为创建的载体,围绕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支部书记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支部全面领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氛围。

上一把“锁”扎笼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权利扎进制度的笼子”。社区成立于2018年,各项制度还不甚健全,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权力的运行,细化“小微权利清单”,按照“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总要求,重大、重要事项一律民主决策,日常事务勤加沟通,坚决杜绝个人说了算和“一言堂”,形成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提升的干事创业氛围,社区居民也乐于其中。

讲一堂“课”敲警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人告诉我们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党的纪律建设亦是如此。洛河街社区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组织观看《镜鉴》《警钟长鸣》等警示教育片,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性锻炼,教育党员干部明纪律、守底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社区支部牵头成立“廉政文化宣传队”,在“国庆节、三八节、建党节”等重点时间节点,通过自编自演的节目宣传廉洁文化和社会新风。

晒一次“帐”还清白。政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群众评判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众对干部的质疑多半来源于财务方面。洛河街社区建立了全面的公开制度,将“两委”班子成员的分工、联系方式、去向等主动公开。在广场设立公开栏,党务、政务、财务定期公开,惠民政策落实公开评议,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惠民资金的发放全面公开。将重大事项落实、资金运行发放和弱势群体的救助等纳入年度党员大会、社区居民大会报告规定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跑一次“腿”聚民心。搬迁群众生活在社区,劳作在搬出地,归属感普遍不强,社区通过多种方式的社情民意调查,上门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成立业主委员会,掌握所需所求,建立管理服务微信群,社区“两委”干部长年驻群解答政策,解决问题,反映事项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主动和搬出地村“两委”搞好沟通衔接,实行办事只跑一次承诺。建立由干部牵头,党员、老干部、社会贤达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主动化解各类矛盾,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处”的管理服务机制,搬迁群众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

评一次“榜”树标杆。榜样是效仿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同样来自群众身边。社区要发展,群众是关键,社区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每季度定期从社区党员和居民众中评议“廉洁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在社区光荣榜集中展示,形成强大的榜样力量,让“上榜”成为居民追求的目标,让评先进、学先进、做先进,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通过评选,提高了居民的道德素养,弘扬了社会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