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正文

【爱“廉”说】廉泉让水传佳话

作者:吴全云文章来源: 县文联 发布时间:2022-06-20

天下名泉知多少,不曾考究,唯廉泉让水的典故作为古时平利县名的称谓,并传为千古佳话,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阅史考稽,曾作过一番研究,为其缘由而兴奋,它记载着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灵的洗涤。

早在西晋太康年间,平利始设县治,取上廉水名设置上廉县,距今已经1700多年了。邑人总想为古县名的来由问个究竟,岂知中国文化史中著名的廉泉让水的典故就发生在安康平利境内。我国传统文化最注重自身人格素质的修养:习文者要能治国,学武者为了安邦,入仕做官要清正廉洁,在家做人要知礼谦让,这种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人格魅力和目标追求。据《南史·胡谐之传》记载,南朝宋明帝时,梁州(今安康地)刺史范柏年,因事拜见明帝,明帝说到广州的贪泉,就问柏年:“卿乡可有此水否?”柏年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明帝又问:“卿宅在何处?”柏年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因为有了这个故事,廉泉让水遂成为乡里风土淳厚的专誉之辞。后来不少贤达雅士以此自励,甚至作为居室名号,还题写“廉泉洗心尤革面,让水润茶最生津”的雅斋楹联,让人读之韵味无穷,教益颇深。

今人常常提问,廉泉让水究竟在哪里?据旧县志对上廉水的记载:“一说为今连仙河,字音讹也;一说为黄洋河源之清水河。岚河有让河注之,故范柏年云在廉让之间。”看来旧时对廉泉的界定有两处,一处是发源于西岱顶的连仙河(曾称廉泉河),一处是黄洋河上游发源于龙须垭的清水河。让河唯此一处,即在八仙正阳镇境内,岚河上游支流,发源于化龙山,流经千家坪森林公园,“天书”十里长峡。清水河、让河仅一山所隔,分别流入两大主干河流——黄洋河、岚河,两条溪流倒有许多相似之处,真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泓永不浑浊的泉水在青山的掩映下,以奇石为伴,分别在两个峡谷中飞泻、跳跃、迂回、逶蜿流淌。清泉总是留给人们不尽的柔情,一会儿“喃喃”细语,一会儿低吟浅唱,还不时地与无名野鸟对歌。绝崖上还留着“蜀道难”的古栈道遗迹。难怪我们智慧的先贤,把传教后世清白做人的经典教案大写在山水间,遗训千古,成为平利地方永不磨灭的典故佳话。

置身此境,不禁联想:廉泉,让水,从古代文脉中走来,点缀在山地文化的葱茏中。青山如画,清水如歌,廉让之风的精神境地更是千古传颂的诗篇。为此而歌,愿与昔人遥相呼和:

何必再问范柏年,清水当然是廉泉。

八仙境地让河水,偶合廉泉让水间。

(作者系平利县文联副主席,县书画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