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和做人都是累活、苦活、劳心费神的活。文章写好了就成了文人,人做好了就成了好人。人有貌相,文章得有品相,不能太假太空,胡言乱语糊弄人,让人心生厌倦,弃之一边,不读也罢。日子长了,只要捧起书,读到哪一篇或者哪一页,总感觉那不是字,是密密麻麻的嘴,涂满了口红,莞尔一笑,不经意间会发现洁白的门牙上沾着残余的食物,可能是尚未剔除的菜叶,也可能是颜色做旧隐约泛黄的牙垢,这是啥感觉?
人的代谢周期是一辈子,一辈子的长短难有准数,从出生到咽气,线段式的时间浓缩了一生。但人的境遇和经历却和心电图般起起落落,其实,那也是一种书写叙述方式,来自岁月,也来自社会,当然那些图线的粗细高低如何留痕纸上,那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外部环境只是一块幕布,我们自己才是舞台上的旦角,有人习惯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让人们通过歌喉和舞姿身段来认识自己,有人径直站在台上,把自个儿敞开,真实地从内心深处将自己呈现出来,让大家看个透彻,也有的人先不上台,坐等时机来临再抛头露面。人各有志,不能轻言对错,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决定了时运走势。但总有一块幕布挂在心间,那是灵魂的一袭薄纱,也是我们紧裹一生的胞衣。大幕落下或者开启,看似简单,其实背后的种种磨炼又有谁人能知?其实仔细想想,一生就是一幕,很短暂,也很紧凑,我们每天都在书写,直到生命的尽头,我们将自己交给后世,任由翻阅和点评。
人难做,做好则更难。当然,好人不是做出来的,就像美玉不是雕刻出来的道理一样。尤其是在一个稍显嘈杂的时代,好多人都顾不上做人,因为急着做事,于是身心慢不下来,处于气喘吁吁地奔跑模式,挥舞着鞭子,敲打着自己项背,总盼着出产量、出成绩、出名次。于是就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品格、口碑、做派,这些恰巧也是做人的内核,少了这些指标,再丰收的人生,到头来也无法颗粒归仓,总会有虫蚀和鼠害。
人品亦文品,从文章里能读出一个人的心胸和脾性。文章是有体温的,太热了,就会一股汗味,躁得慌,静不下来,让人看了心慌意乱,太冷了,就会缩头缩脑,不摆台,缺少大气和霸气,看不到精彩篇句。只有接近我们的正常体温,说家常的,身边的,能听得懂悟得透的事理,我们才会一口气读下去,读到心神愉悦,不亚于一餐珍馐。文章字里行间都有我们的痕迹和气息,这是无法隔离的,时常一篇文章读罢,我们便知出自谁手,也就是这个道理。文章更像我们的精血我们的骨肉,别人打眼一看就会道出亲生父母是谁,若是从孩子身上找不出父母的痕迹来,多少会让人心生疑虑,会想到歪处,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也让父母无言以对。看文章,识主人,总能从文字中找到些许影子来。有好多人,之所以被我们称作大家,并非他遣词造句能力多强,而是他们熟于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抱负让文字承载起来,然后表达出去,让人一字一句读完,有一种很享受的感觉。吃饭是为了饱腹,粗茶淡饭是一顿,满桌佳肴也是一顿,关键是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餐食,边吃边享受。在确定能吃饱的前提下,饱法就显得很重要。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米面,为啥有人写出来的文章读毕荡气回肠,缘由在于依附于人品和人格的那些文字长时间地接受着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熏陶,那是模仿不出来的。就是模仿,一眼便知是赝品。写出好文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有人天生善于划拉算盘珠子,有人擅长丹青,有人则长于游弋官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术业有专攻,让他们写文章,那纯粹是发难。有些时候,几个字也会逼倒英雄好汉。天赋异禀得有,但是后天努力也不能松懈。没有人一提笔就能泣鬼神,就能催人泪下,发人深思,只有在长久地坚持中,逐渐找到一种更合适的表达和传递方式,让更多的人分享一时一隅的人文精彩,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或者揭示幡然大悟的人生哲理。一句话,好文章就是饱了也感觉意犹未尽,不肯丢碗。
人和文都得重品。三人成众、三口一品,显然人品和文品的检验报告不是自己出单,社会和群众才是最诚实的检验者和评判者,能让他们集体称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这个众口难调,主流、干流和支流错综交织的年头,要让自己有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厨娘,在自己的锅灶旁烹调,端出来的东西也许不适合大家的口味,但起码一点,得用心用情。能够征服大家或者能留世的东西,一定得有灵魂,佐料和花色固然得有,但那种摄人心魂的味道,应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自然且地道,没有经过剪裁和修饰,要有清水出芙蓉那般纯净。
品在自然,品是内心的倒影,虚不了,也假不得,否则就把自己“晃荡”了。有棱角的人不一定有品,但是有品相的人一定有棱角,那叫个性,也是个体符号,和二维码一样,浓缩了所有的个人信息,大众目光一扫,便看得出皮和瓤。文章之品在于让思想占主流,让文字走正道,让自己一手拉扯大的那些个字句出污泥而不染,能保持最初的朴实自然,不受外界干扰,切不可混迹于世,沾染太多的社会习气。长此以往,文字还是文字,再也写不出自己想要的那个意思,就算有再好的手艺,也端不出赏心悦目的饭菜。到头来,废了手艺、坏了名声、也丢了人品。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康日报社编辑】